浏阳置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地处湘东,毗邻江西,总面积5007平方公里,人口149万,辖32个乡镇(街道),是湖南省人口第一、面积第二大县。享有“烟花之乡”“花木之乡”“将军之乡”“千年古县”等美誉。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市、营商环境十佳县(市)等多个“国字号”荣誉。
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0.3亿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45亿元。浏阳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18.2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27家,A股上市企业9家,均排名全省县域首位,民营企业4.96万户,创造了民营经济“9996”新格局,即民营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为全市贡献了约90%的GDP、90%的就业和60%的税收。
一、企业礼遇好
在浏阳礼遇企业家已形成“一会一日一卡”制度,已成为一种习惯,并植根营商生态的理念源头。“一会”,是指市委、市政府将每年的“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民营经济,大张旗鼓表彰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一日”,就是将每月18日定为“企业家接待日”,由市委书记、市长等轮流接待企业家,实现“问题直述、诉求直办、服务直达”。“一卡”,即发放“企业家绿卡”1000余张,在出行、就医等方面给予优待。该项经验获评全国工商联优秀案例。市委常态调度、市人大常委会专项监督、市政府组成局“一把手工程”、市政协“惠企政策”直达民主监督,市纪委正负面清单管理,全市上下营造了“环境人人抓、个个为营商”的浓厚氛围。
二、办事体验好
踏实改革之步,激发简政之光。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好源于“无改革不浏阳”的改革精神,体现于“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减跑腿”的审批服务日常。2024年来,浏阳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实施;“智慧政务”和“综合窗改革”效应逐渐释放;获批全省“领证即开业、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标准地+承诺制”等改革试点;全市1613项业务纳入“一窗综办”,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1101项政务服务事项减证办、免证办;浏阳经开区将涉及6个部门的17枚公章“瘦身”成1枚,让企业“进一扇门、盖一个章、办所有事”,整体审批(服务)提速23%,该项案例入选《2024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三、承诺兑现好
以政策之实,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之稳。2024年以来,浏阳先后出台了《浏阳市促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浏阳市推进“个转企”十条措施》《浏阳市知识产权奖励补助办法》《浏阳市品牌建设工程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为浏阳民营企业稳步发展提振信心、增添底气。据统计,浏阳共兑现政策2.89亿元,惠及企业1.2万户。浏阳经开区率先在长沙园区建立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收录各级惠企政策1878条,实现惠企政策“一网”通查、“一键”匹配、“一秒”推送、“一站”服务,将国家减税降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自2024年9月“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浏阳共有137家企业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交易金额超5.5亿元,累计4.6万人次申领补贴,补贴金额超6000万元。
四、法治保障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浏阳市推进“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制度;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联系点,拓宽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征集渠道;建设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示范区,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3.3万件,蝉联中部地区县(市)榜首;建成“一站式”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获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连续11年保持省“平安县(市区)”称号;建立全省首个检察院驻园区联络室,四大检察职能全部下放园区;依法构建了“一心+五站”商会商事调解多元解纷体系,截至目前,共受理纠纷2114件,调解成功1190件,标的额约2.02亿元。“一心+五站”商事调解模式入选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优秀改革创新成果案例。
五、政企交往好
浏阳创新市-镇-村三级联动“企业家接待日”,架起政企沟通“连心桥”。截至目前,已举行18场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现场接待企业91家,解决相关问题建议230余个。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1205名干部常态化对接联络1812家企业,企业家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创新“政企面对面”政企恳谈,解难题、谋良方、促合作;开展“浏商说”,企业家说创业故事、述家国情怀、促共赢共享;深化“浏金计划”,组织企业家走进灯塔工厂和标杆企业,探寻成长密码、激活发展动能。2024年,浏阳各乡镇(街道)、园区、相关市直单位组织企业开展融资对接、人才招引等专项活动305场次,收集解决问题830个,问题解决率99.7%。
六、综合效应好
“这里环境好,服务好,是企业发展的宝地!”这是大多数客商到访浏阳的感触。这背后,是全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全面推进产业强链稳链扩链、全域推动人才集聚汇聚、全心推广产品供需对接等一系列“组合拳”所带来的成效。
以厂房建设为例,工程建设项目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聚焦这一难点、痛点,浏阳在全省率先推出“最省钱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临时使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减免政府购买施工图审查服务费、减免“限额”以下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简易低风险工业厂房项目水电气报装“三零”服务等。除此之外,围绕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浏阳还有不少创新举措。在全省率先探索花炮企业特殊单元“定量不定点”规划用地管控模式,为企业节省土地调规费用30%以上;免抵调增增值税(地方级)4.25亿元,同比增加1.07亿元;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1572.5万元、工伤保险费1339.68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一直在路上!浏阳市以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持续打造企业礼遇好、办事体验好、承诺兑现好、法治保障好、政企交往好、综合效应好的“六好”营商环境,全力构建一流营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