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造谣“中德舰机红海冲突”成本对柏林很高

环球时报2025-07-12 01:18

德国政府起头、西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军舰用激光瞄准德国飞机”,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中国国防部10日就此事回应《环球时报》问询时,提供了两个关键信息:第一,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当时在亚丁湾海域,压根没去德方宣称“出事”的红海海域;第二,中国舰艇没有开机使用激光设备。也就是说,德国煞有介事炒作,结果却闹了个“大乌龙”。德方最新回应则表示,他们注意到了中方的声明,但坚称自己“经过调查”。

这起事件由德方一手挑起,却至今未看到他们公布任何证据,以证明德国飞机受到了哪一艘中国军舰的“威胁”。有德国媒体吐槽,“(德国)政府只是反复强调‘证据确凿’”。 若说德国飞机看错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德军舰去年才闹出过将美军无人机误判为敌方目标的“乌龙”。但如果德方是故意将亚丁湾说成红海、将乱泼脏水包装成“经过调查”,其动机显然不纯。

德方现在更应该向中方和国际社会解释清楚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在亚丁湾执行任务的中国军舰会被德国“平移”到了红海?第二,本应该盯着胡塞武装导弹活动的德国飞机出于什么目的要靠近“中国军舰”?第三,德方做出结论前,是否通过相关渠道与中方联络核实过?第四,德方强调自己维护海上安全和自由航行的角色,但挑起纠纷的做法真的有利于相关海域的安宁吗?

一些分析认为,这是德国国防部与外交部联手做的一个“局”,但他们同时留有余地。既挑起了事件,又不希望事态失控。然而无论是“乌龙”还是“做局”,实际效果是,经过德方煞有介事的渲染和舆论炒作,该事件已经给中德互信造成了实际损害。这种从捏造虚假消息,到媒体跟风炒作“中国威胁论”,再到推动实际举措“脱钩断链”的套路,过去已经屡见不鲜。从事后看,给当事国留下的只有教训。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在中德关系中重演。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是光明正大到亚丁湾的,我们的贡献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从不屑于搞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从2008年至今,中国海军连续17年派出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反恐反海盗任务,截至2024年已累计护送近7300艘中外船舶。以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海盗几乎每月都会出现几次,如今这片海域上的商船依旧往来繁忙,遭遇海盗的情况已经极少发生,这是自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起就从未出现过的。一些国家如果同样希望为地区稳定多作贡献,就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国际社会不希望在这一地区看到更多的纠纷,中德双方在这里的大目标并没有什么分歧,如果因为一些“误解”阻碍了更多合作的可能,将令人遗憾。

中欧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而德国作为欧洲领头羊,也应为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德关系发展得好,不仅将带动中欧关系整体向好,对世界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有分析称,德国新政府对华在搞“稳中有退”。中德两国有着深厚的利益纽带,这样的传言与“激光闹剧”结合,将冲击两国社会的信心。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0日以“四少四多”总结了对欧方的善意忠告: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少焦虑、多行动,凡事多商量,少去贴标签。希望德方对此也能听进去,与中方携手并进,加强战略沟通协作,以中德关系的稳定性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