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7月15日电 题:美国“新动作”会如何影响俄乌局势
新华社记者
向乌克兰输送“爱国者”导弹系统、对俄罗斯威胁征收100%关税、提出5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的要求……“预热”多日后,美国特朗普政府14日推出在俄乌问题上的一系列“新动作”。
美国媒体和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出现明显政策转向,但相关举措难以对俄乌局势和谈判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的反复多变增加了俄乌局势走向的不确定性,但始终不变的是其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美国优先”政策。
欧洲盟友买单
特朗普政府14日宣布,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系统等武器装备,并威胁可能对俄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及次级关税。在美方新举措中,有两点引起特别关注。
一个关注点是,特朗普说,美国的欧洲盟友而非美国人将支付购买“爱国者”系统等援乌武器的费用,称欧洲盟友“将运送武器并承担100%的费用”。
访美的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德国、芬兰、丹麦、瑞典、挪威、荷兰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装”乌克兰的计划,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援。据报道,德美防长14日已就德国从美国采购“爱国者”系统援乌一事展开磋商。德国总理默茨先前宣布,德国计划从美国采购两套“爱国者”系统。
另一个关注点是,特朗普政府把关税作为施压手段,提出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没有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将对俄收取100%的关税,并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商品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英国广播公司认为,所谓“次级关税”措施目的在于冲击俄罗斯经济,继而影响俄军战备资金。
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的俄乌政策发生明显变化,很大程度上缘于美方对俄乌谈判停滞以及俄方强硬立场的“挫败感”。特朗普曾经许诺会很快解决俄乌冲突,但迄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库普钱说,美国可能意识到,如果想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协议,就必须对俄施加更大压力。
乌俄一热一冷
乌克兰方面对美方新政策表示欢迎。乌总统泽连斯基14日深夜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当天分别与特朗普和吕特通话,感谢美国和欧洲愿意向乌提供更多“爱国者”系统,并称美欧还计划提供其他武器装备来击退俄方。
特朗普14日说,一套“爱国者”系统预计在“数日内”运抵乌克兰。据美媒报道,乌克兰目前只装备了6套“爱国者”系统。乌方曾表示,至少需要10套“爱国者”系统才能全面提升乌防空能力。
而面对美方高调宣布加大对乌军援力度并对俄发出关税威胁,俄方的反应颇为淡定。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4日说,“美国一直并将继续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
在俄方人士看来,俄方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意志坚定,美方援乌新举措对于局势影响有限。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认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前线局势,“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无论如何都会实现,无论是通过谈判还是在战场上”。
“美国优先”未变
舆论认为,考虑到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复无常的特点和“美国优先”的本质,各方并不看好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新动作”能够取得实质性效果。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说,虽然特朗普政府目前“改变了主意”,愿意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经常“变脸”,乌克兰只能保持谨慎乐观。乌克兰军事专家阿纳托利·赫拉普琴斯基说:“特朗普今天心情好,明天可能就没心情了。”
分析人士认为,不管特朗普政府在俄乌政策上如何“变脸”,不变的是“美国利益优先”。基辅市民杰尼斯·波尔季利丘克说,自己不会对美国抱有太高期待,“很明显特朗普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真的想要帮这里的人”。
美方反复强调,在对乌军援一事上,美国“只负责生产”,买单的是欧洲国家。美国《政治报》网站文章评论说,特朗普政府加大对乌军援力度依然遵从“美国优先”原则,对于特朗普而言,这次援乌终于让欧洲人“付了他们该付的部分”。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欧洲人会继续出钱、再出钱……美国援乌这笔交易只有一个受益方,那就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参与记者:刘晨、席玥、马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