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期待中澳关系在“平流层”稳健飞行

环球时报2025-07-15 23:35

7月15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这是两国领导人3年中的第4次会面。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关系近年来走出低谷、实现转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福祉。恰逢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入第二个10年,这场会晤为中澳关系确定了排除干扰、稳步发展的基调。

此次访问是阿尔巴尼斯连任总理后的首次访华,中国是他连任后访问时间最长的国家。7天行程跨越上海、北京、成都三地,随行的是一个涵盖众多澳大利亚大企业高管的代表团。近年来,随着中澳关系的不断改善,澳政府对华关系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阿尔巴尼斯总理在15日的会晤中明确表示,澳方十分珍视对华关系,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重申“从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展现了对华政策的务实与理性。有澳学者这样评价当前的中澳关系:“澳中双方都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但同意这些差异不应定义两国关系”。这种“和而不同”的相处智慧,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升温的当下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现在澳大利亚面临来自华盛顿的关税压力,但在中澳经贸关系发展的方向上,形势却非常明朗。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16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地和出口市场。澳大利亚1/4的就业岗位依赖于贸易,而其约25%的出口都流向中国。此外,中国长期是澳大利亚最大国际留学生来源国和最大海外游客来源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中国游客赴澳观光旅游。据中国澳大利亚商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其抽样调查的澳在华企业中,超七成受访者表示,两国关系改善对其在华长期战略产生积极影响。

中澳关系的转圜向好,顺应两国人民的真实期待,证明中澳互为发展机遇,也印证了中国的巨大市场、经济发展的韧性、坚持开放的确定性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习近平主席在与阿尔巴尼斯的会晤中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不会动摇,坚持促进亚太合作发展的政策不会动摇。这三个“不会动摇”,是中国给澳大利亚以及整个亚太地区国家的“定心丸”。中澳关系虽然经历坎坷,但风雨之后可以见彩虹。希望在这一过程中,澳方对中国所形成的更加理性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增进双方的战略互信,为中澳关系未来更高层次的合作打下基础。

现在中澳之间既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沟通,比如达尔文港的租约、中澳自贸协定的扩展等;也面临一些实际的障碍,尤其是“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以及第三方因素的干扰。不过,相比《环球时报》社评在3年前所形容的“雷区”状态,如今的中澳关系已是穿越雷暴区后飞行在“平流层”的航班,两国关系最颠簸震荡的时刻过去了。澳大利亚智库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澳民众对中国是“经济伙伴”的认知比例在近年首次反超对华“安全威胁”认知的比例。这表明当人为设置的障碍被移除后,中澳对发展友好关系出现了强大“刚需”。整体气氛的好转,也为两国寻求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共同规划更为长远的未来创造了条件。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我们希望澳大利亚保持“三心”:务实看待中澳关系的平常心、理性对待两国分歧的包容心,以及深化两国互利共赢的进取心。中澳都是亚太地区大国,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和捍卫者。两国完全有能力在联合国、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加强协作,共同守护地区和平稳定,捍卫国际规则秩序,倡导自由贸易,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希望澳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以两国领导人战略共识为指引,持续增进战略互信,避免波折性因素,坚持成熟、正确的轨道,不犹豫,不偏航。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