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警惕这些次生风险!

国家应急广播2025-09-26 14:59

台风“桦加沙”虽已远离

但它对生活的影响并未消除

强风雨过后

被污染的海鲜、器具、水源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残留积水易成蚊子繁衍“温床”

增加蚊媒类疾病风险

需高度警惕

↓↓↓

这种海鲜不捡、不吃

9月23日,受台风影响,福建漳州退潮后的海滩遍地生蚝,不少市民赶海捡海鲜,称“一天能捡几百斤”。这种海鲜能吃吗?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白昌明表示,“台风过后,海滩上的海产品来源不明,生活海域不清晰,不能确定其生存环境是否安全。”

台风吹上岸的鱼、蟹类海鲜往往很快死亡,在没有保鲜手段的情况下会快速变质,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食用风险较高。水产品中可能存在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致病菌及诺如病毒、甲肝病毒等病毒,在没有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下,很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图源:广东民生DV现场

在触碰海水或海鲜时,若手上有伤口,还有感染创伤弧菌的风险。创伤弧菌广泛分布于水温较高的各河海交界水域、近海、海湾及海底沉积物中,常寄生于贝壳类等海洋生物中,如鱼、虾、牡蛎、蚌等。

此外,虽然台风“桦加沙”已经远离,但海边风浪仍然较大,危险尚未完全消除,到海滩捡拾贝壳海鲜有被风浪卷走的危险,需多加防范,尽量不要前往海滩区。

勿让积水成蚊子“天然温床”

台风过后各处积水多,病媒生物、细菌微生物易孳生。若控制不当,容易造成肠道传染病和蚊媒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9月14日0时至9月20日24时,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426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其主要传播媒介为伊蚊。25日,广州疾控发布提醒,目前是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存在传播风险,广州不少区域仍在开展蚊媒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防止疫情反弹。

台风过后,强风雨造成的大量积水成了蚊子繁殖的 “天然温床”。以下常见积水点应在台风天后及时清理。

图为蚊子在水中产卵过程,图源:广东民生DV现场

室外易积水处

1.废弃瓶罐、轮胎: 雨后易积攒雨水。

图源:广东疾控

2.屋顶排水槽、阳台地漏: 易被落叶堵塞积水,导致蚊子肆意繁殖。

3.竹筒、树洞: 天然积水容器,需用沙子或水泥填平。

4.塑料布、遮阳棚凹陷处: 积水不易蒸发,需及时清理。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5.玩具、游乐设施(如小推车): 积水后, 在此玩耍的孩子易成为被叮咬对象。

室内易积水处

1.花盆托盘: 容器中残留的水是蚊子最爱的繁殖地。

2.水培植物: 长期不换水,蚊子幼虫疯狂繁殖。

图源:广东疾控

3.空调排水管、饮水机接水盘: 容易被忽视的积水死角。

4.鱼缸、花瓶: 未加盖或长期不换水,蚊子会在此产卵。

5.宠物饮水碗: 换水不勤,易变成“蚊子培养皿”。

加强环境清洁

做好消毒工作

除了清理积水点,被水浸泡后的路面、墙面、物品也要及时清洁消毒,被污染的水应经过专业消毒处理,切勿直接饮用。

饮水

尽量饮用开水、瓶(桶)装纯净水,切忌喝生水。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积水中浸泡过久的瓶装水也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污物可能附着在包装表面和瓶盖、瓶口的螺纹处,在瓶盖开启之时,这些“脏东西”会被带入瓶内。

没有条件时,可选择用漂精片在缸(桶)内对水进行消毒。先把漂精片放在碗里研碎,再加水溶解后倒入缸(桶)中搅匀,30分钟后再使用。

水源改变时,山泉水、井水等新水源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消毒处理后使用。

环境、物品及时消毒

水浸后要及时清理环境,如疏通排水、清理淤泥和垃圾,以环境清洁为主,消毒为辅。

被水浸过的马路、室外地面墙面,使用清水冲洗淤泥。

被水浸过的物品尽可能拿到室外太阳下暴晒。

被水浸过的室内地面、墙面、桌椅等可先用水冲洗干净,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表面,消毒30~6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台风过后务必警惕次生风险

避免去沙滩上捡拾来路不明的海鲜

居家及时清理积水

物品、地面水浸后应清洁消毒

防范蚊媒类传染病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广东民生DV现场、珠海疾控

热门评论举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