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国移民到来前,上海的外国女性因为不缺钱一般都不工作。上世纪20年代中期,成千上万落魄的俄国移民的到来改变了这一传统,俄国女性开始和男性一样为生存而拼搏。
许多精明强干的女移民干的第一件事是做手工、时装设计和服装定制,寻找上海以外国时尚女人为代表的有钱客户。俄国时装设计师到来前,有钱的外国女人只能找中国裁缝,她们经常对服装款式有所抱怨。让俄罗斯女裁缝引以为豪的是自己的“欧洲”品味,上世纪30年代中期,她们从零开始,在上海搭建起自己的时装行业。人们普遍认为,当时上海法租界的时装店都是俄国女人开的。
上海最早的俄国时装店
为了迎合外国客户,俄国时装设计师一般会为自己的时装店取个外国名字,这样才显得与众不同。而且,上海最早的俄国时装设计师并不掩饰自己的出身。来自基辅的寡妇娜杰日达·津格罗娃(Nadezhda Gingeroff)就在上海开了最早的一家俄国时装店。1925年,50岁的津格罗娃在法国内衣店“Maison Adix”找到一份内衣裁缝的工作,这家店位于城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
过了仅一年,津格罗娃就在公共租界开了属于自己的时装店“Mme N. Gingeroff”。1929年,津格罗娃的时装店搬到上海最高档的宾馆——江边的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的商贸拱廊,5年后又在高纳公寓(Grosvenor Gardens)的商业区开了分店。那里集中了当时上海最高档的时装店。津格罗娃负责照看沙逊大厦的总店,法租界的分店由女儿尼娜照看,女儿也继承了母亲的衣钵。
尼娜没有忘记其他同胞,她在俄国妇女同盟开办的女子职业学校传授缝纫技艺,帮助移民女性学习这门手艺。她还经常参加慈善活动,为俄国和犹太移民组织捐款。
“法国化”的俄国时装设计师
尼娜的时装店在上海代表的是美国时尚,塔季扬娜·利诺娃(夫姓Arcus,Tatiana Linoff(Arcus))走的则是法国潮流。她在俄国革命前的1915年来到上海。不会英语的她,用自己带来的100银元开了一家法国名称的时装店“Maison des Modes”,用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她从剪裁和缝制高档进口布料服装开始,没过几年,她就开始定期去巴黎选购最高档店铺的服装。这位上海最早的时尚设计师还开启了用高挑的斯拉夫美女展示时装的做法。时装表演还配备冷餐,有高档香槟酒、黑鱼子酱和各式小点心,周到的服务让顾客非常满意。
1921年,精明的英国女人艾米丽·摩尔(Emily Moore)买下了利诺娃的店,打算继续用原来的名字做生意。但利诺娃的客户并不买账,反而以私人定制的方式继续从利诺娃那里定制服装。气愤的摩尔还为此打起了官司。上海法院判处利诺娃3年内不得制衣。但利诺娃没有理会判决,马上开了一家名为“Maison Arcus”的新店,她的名字又出现在报纸广告中,起初是小号字体,后来越来越大。很快,上海就无人记得艾米丽·摩尔了。
1930年,利诺娃庆祝在上海从商15年,当地英文媒体纷纷道贺,并称赞说,因为她“上海上流社会的女性才穿得比任何亚洲女性都好看”。此时,利诺娃的名字就等于“巴黎时尚”。每次从巴黎回来,上海记者都会采访她,获取她对本季时尚潮流的预测。利诺娃的意见被毫无保留地采信,因为上海没有比俄国女人塔季扬娜·利诺娃更“法国化”的时装设计师了。
“上海品牌”加尼特
第三位上海俄侨女时装设计师艾列奥诺拉·加尼特(Eleonora Garnett)的商业独创性和规模超过了津格罗娃和利诺娃。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加尼特被誉为“上海品牌”,被认为是上海对世界时装业的主要贡献。她的事业始于困顿。生于爱沙尼亚的加尼特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跟随当军官的丈夫来到上海,由于旅途艰辛,孩子不久死于肺炎。
加尼特在上海开了家小服装店,逐渐与丈夫疏远,并跟意大利伯爵卢西亚诺·里吉奥(Luciano Riggio)一同出现在交际舞会上。金发女时装设计师和黑发伯爵组合一站上舞池,人群就会让出道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看。加尼特的丈夫谢尔盖·加尼特(Sergius Garnett)因不堪受辱自杀,加尼特继续扩大生意,还嫁给了里吉奥。
新的贵族身份和丈夫的财富提高了服装店的名声。上世纪30年代,加尼特的服装店开到了上海最高档的地方——沙逊大厦顶层,底下的商贸拱廊里就有津格罗娃的时装店。加尼特的客户排起长队,她对客户也很挑剔,甚至毫不手软地在顾客名单中删掉自认为没有什么品位的顾客。加尼特不允许客户表达自己对款式和材料的期望,只要说明服装用于什么场合就行。凭着自己无懈可击的品位,加尼特不仅在时装店里卖衣服,还卖一些独特的饰品。
设计师的天赋让加尼特积攒下巨大的财富。1941年,报纸披露了加尼特的别墅被一名仆人做内应遭人洗劫的事情,这次她损失的珠宝价值8.1万银元。当时俄国移民的平均月工资是200银元,饭店里的一顿晚餐只要一个半银元。
1949年,加尼特夫妇离开上海,把服装店开到罗马郊区的庄园里,在那里手工缝制时装并发给纽约的展示店。其他设计师也步其后尘,在不同西方国家继续自己的事业。
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