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万喆:大宗商品“发烧”的锅,中国不背

环球时报2021-09-11 06:47

非洲国家几内亚近期发生军事政变,一些外媒将事件与中国利益可能受损联系到一起。他们认为,几内亚如今已成为重要的铝土矿生产国,几乎所有的出口都输送给了中国铝行业。而政变可能带来产业中断等不确定性,将迫使铝价上涨。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铝土矿储量的国家,几内亚突然“变天”,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市场对铝土矿供应的恐慌心理。但实际上,稍微拉长时间线可以发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根源不在几内亚与中国的供需关系。

从2020年开始,国际资本就盯紧所谓“中国需求”,从全球顶级对冲基金Point72到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名人,都认为“中国需求”将引领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国际资本开始大量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炒作,铝价期货也持续高烧不退。2021年以来,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铝价格已经攀升了约四成。

大宗商品价格“高烧”的首要原因是由美联储带头的全球货币放水。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来,美联储就开启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全球进入到“美联储交易时间”。

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美国先后通过了3轮财政刺激计划,向市场投放了5万亿美元用于刺激经济恢复,近期拜登还在极力推动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以及另一项3.5万亿美元的支出法案。在美联储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的推动下,美元将进入一个弱势周期,而从历史上看,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间存在“跷跷板”效应,大量热钱涌入商品交易所,进行价格炒作,不断推高铝等大宗商品价格。

经济复苏及不随之节制的政策进一步推高价格。大宗商品是典型的周期性资产,与全球经济同步涨跌。目前世界经济正从疫情中逐步复苏,必然带来大宗商品需求的增加。面对已经高企的通胀率,美国政府却更在意自身政治利益,仍我行我素继续推进刺激计划,使得大宗商品价格被进一步抬高。

全球抗疫的不协调致使供应链失调,进一步推高市场恐慌心理。受燃料价格上涨、船只供应紧张和港口装卸时间延长等因素影响,全球海运价格成本上涨,亚洲铝库存难以运达至欧美等市场。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抗疫中不愿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友善协调,在中国抗疫防疫较为成功的情况下又横加指责和抹黑,导致全球市场的协同性被破坏,供应链错配、断裂愈加严重,成本高升。

在国际资本抓住“中国需求”进行的这一轮炒作中,作为真正购买方的中国,只能接受国际炒家最后的定价并附加一定的升贴水来购进大宗商品,无法改变价格接受者的地位,陷入“越买越贵,越贱越卖”的怪圈之中。

大宗商品价格高烧不退,对经济复苏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无限量的货币宽松政策和市场对“中国需求”的过度炒作。从长远看,对国际大宗商品治理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推动大宗商品定价权朝着更为公平合理方向发展,是未来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推荐阅读

打开环球时报客户端,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