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燃料短缺 加沙所有医院将“在48小时内”停止或减少服务
1732287695996
铸魂育人,他是优秀的职业教育者;创办公司,他是产、学、研结合的践行者。他就是辽宁理工学院副校长、辽宁维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义教授。
“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学科创新带头人
李国义教授出生于兴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时已23岁的他考上了阜新矿业学院,攻读电气自动化专业,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李国义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因学习成绩优异他被分配到黑龙江矿业学院任教。于1997年8月调回家乡,在辽宁工学院任教,曾任辽宁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是辽宁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教师,锦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辽宁理工学院副校长、辽宁维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并兼任辽宁省软件协会副会长,锦州市人大代表,锦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顾问,朝阳市政协智库首席专家。
为了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2000年12月,辽宁工业大学利用13个信息类本科专业、8个信息类硕士点创办了辽宁维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其目的:对内,整合资源,组织学校的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同时锻炼老师,培养学生;对外,按照企业运行规律,闯市场,用科技服务社会。李国义教授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成为将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者,成为“维森”企业的领导者,公司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注册资本5002万。
产业发展身体力行,技术创新呕心沥血
作为维森信息创始人和技术创新的灵魂人物,副校长李国义教授将专家级的技术、学者的儒雅睿智、企业家的战略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他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在他的带领下,维森经过20多年的稳健发展,已成为本地区综合竞争能力较强、科技研发实力雄厚的IT服务企业;公司在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集成、智能制造以及大型信息化工程集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依托高校人才与技术优势,公司注重技术创新,拥有100余项知识产权,获省部级和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是辽宁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技术转移示范企业、《新型智慧城市产学研联盟》盟主企业、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企业;中国软件行业会员企业,并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东北三省先进民营科技企业、省著名商标、重合同守信誉企业、两化融合杰出贡献企业、锦州市优秀民营企业等。他为区域信息化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信息技术服务的领航者”。
目前,公司拥有近160人的科研团队,其中拥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2人,博士2人,硕士1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全员的80%以上。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身作则坚守“引路人”职责
在副校长李国义教授的身上,看到了“以爱为底色”的教育情怀。教书育人他率先垂范,义务服务于辽宁理工学院。在讲座中,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积极将自己的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言融入其中,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多年的商海打拼和高校任职经历,让李国义对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学生如何服务区域经济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见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需求逐渐倾向于应用型技术人才。单纯的理论知识、书面学习已无法支撑毕业后对工作快速适应的要求,最好的民办高校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定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
副校长李国义教授强调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新工科背景下,遵循OBE理念,制定符合辽宁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产教深度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也逐渐成为教育的核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培养。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或授课,使学生及时了解相关行业发展的新成果和新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灵感,并将行业标准、生产工艺、新产品开发等内容引入课堂,使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紧密联系企业产业和管理实际,确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把企业的真实研发课题、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做到真题真做,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统筹学校和企业实践教学资源,建成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或实验室,保证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开展浸润式“三实”(实景、实操、实地)教学,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后的适应能力。
“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尤为重要,校企师资互派,企业教师进课堂,高校教师进企业接受培训、挂职等实践锻炼,不断优化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确保其既懂产业又懂教育,既懂技术前沿又能项目实践,既能创业新业务又能指导学生,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的“工匠”。发挥优势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定制培养、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等具有校企双主体育人特点的人才培养。
在产教融合这条生态链上,学校、企业两个生态主体应形成互利共生体,系统信息保持通畅,各环节紧密相扣,只有当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真正有机地衔接起来,加之校企双方利益目标明确,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作为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届人士,副校长李国义教授也希望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竭尽所能,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国育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谭晓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