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唐晓彬、董琪:加快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环球时报唐晓彬、董琪2022-07-15 06:13

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数字经济为经济复苏和发展带来新的曙光,已经成为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稳定器和加速器。因此,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成为推动经济逆行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法宝。

一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首先,加快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推进5G大规模商业化运用,发挥其基础性、聚合性和融合性作用,全面连接人、机、物、系统,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数字制造和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升级与行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提前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抢占通信技术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其次,建设融合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于一体的云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云端高速运算,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提升数据跨地域、跨网络的协同交互能力,最终形成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算力网络。最后,提升现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行业技术设施改造升级,提升基础设施智能融合水平,为赋能制造业、服务业“智能+”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低碳、高效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发展原则是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全流程贯彻的重要原则。首先,根据国家数字经济整体规划,统筹布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摸排现有传统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督促各地因地制宜设立数字化建设、改造清单,预先降低重复建设带来财政负担和资源浪费的可能性;其次,制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基于国内外技术发展确立各地统一的技术建设标准,同时科学研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项目,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能;最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充分关注民众需求,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现实需要。

三是,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字化人才。完善数字化人才的培育机制,建立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在于搭建人才队伍梯队,完善数字化人才组成结构。一方面,注重数字化设备硬件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软件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人才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加速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解决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芯少魂”现状;另一方面,完善数字化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提升基础设施维护、操作人才的数字化能力,加强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革新职业院校的数字化教育,关注实践性、科学性和应用性,培养具有数字化技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人才。此外,推动构建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协作机制,培养人才与数字经济匹配的科研能力和应用技能,提升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地位。

四是,注重数字经济安全治理和市场监管。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首先,健全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对政务数据、企业商业数据和个人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加快制定数据法律,及时弥补规则空白和漏洞,同时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企业数据安全责任,更好地规范数字经济发展,方能更好地释放潜力与活力;其次,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制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数据要素公开交易管理制度,规范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和数据产权交易行为;最后,创新数字经济市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形成社会、媒体、公众三者的监督合力。构建有活力、有创新力的数据治理体系和市场监管环境,确保数字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作者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统计学院教授,吉林财经大学教师)

推荐阅读

打开环球时报客户端,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