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湘湖对话”看非遗 王晓峰:非遗与旅游融合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环球网2023-03-01 18:06

“非遗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最自然,最紧密的领域。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就是把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清的非遗项目融入旅游、赋能旅游、丰富旅游,然后在旅游过程中诠释非遗的内涵、讲述时代新义、弘扬非遗价值,实现非遗的有效保护和当代表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 王晓峰

2月23日至26日,“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在杭州举办。本次活动以“和合共生·塑造未来旅游生态”为主题,围绕“协调合作——推动旅游业振兴繁荣”“创新发展——探索旅游未来趋势”“兼容并蓄——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议题进行讨论。活动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以《文旅融合中的非遗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演讲。

“旅游在世界交流交往互动中最频繁也最为广泛,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是文化与旅游融合非常重要的切入点,这一点是由旅游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由非遗的特质所决定的。”王晓峰表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文化传承创新切实的需要,也是旅游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从本质看是“相得益彰”,从历史看是“源远流长”,从当下看是“水到渠成”,从未来看是“大势所趋”,从可持续看是“保护优先”。

非遗与旅游融合“源远流长”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旅游与非遗融合已形成了一种共识。“游客通过参与旅游活动感受地域文化,各地通过挖掘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内涵,这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广泛共识。”王晓峰讲述,我国的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开发了大批著名的文化景区,其中就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比如民歌民谣,民间文艺、传统工艺等,成为地方通过旅游业来展示地域文化,体现地域特色,彰显地方魅力的重要窗口。非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与旅游的结合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紧密,并且也越来越有成效。

非遗与旅游融合“相得益彰”

旅游是人们求新求奇的过程,旅游资源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差异化越大吸引力越大,特别是文化的差异越大,就越能吸引旅游者。王晓峰表示,旅游的大众化和市场化,为非遗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个重要的途径。据介绍,当前我国A级旅游景区有1.4万家,非遗在旅游酒店、旅游民宿、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区、旅游街区等空间的展示、展演、活态传承、成果交易,为传承人在展示技艺的同时创造了经济价值,让更多人乐于参与到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实践之中,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造血的方式。

非遗与旅游融合是“大势所趋”

当前,针对非遗保护的方式有“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王晓峰指出,非遗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生活中来,而旅游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生活化,是人们去体验异地不一样的诗意生活。大量异地游客到来,为原地的非遗项目带来了生活场景和生活需求,完善了非遗的生态系统,为原地的非遗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种保护方式正在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一个新抓手。

非遗与旅游融合要“保护优先”

“保护是我们所有非遗工作的一个出发点,这是历史继承和文化传承的使命。”王晓峰强调,非遗与旅游融合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首先要解决好融合发展中非遗保护的机制问题,要遵循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第二,要保障和鼓励非遗传承人通过与旅游的融合,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个人尊严,这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非遗与旅游融合生命力的重要保障。要为非遗人群创造更好的一个生产、展示、传承的环境,这样非遗与旅游融合才可持续发展;第三,非遗与旅游融合要树立标杆,让各地在推动这项工作中有参照系。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正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具体抓了非遗旅游景区、度假区、村落、小镇等一批度假工程,希望有更多旅游景区参与这样的实践。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走进旅游场所,打造了一个个创新的非遗实践场景,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地域文化,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体验,使游客在其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王晓峰表示,在今年2月的中国非遗保护年会上发布了首批非遗与旅游项目优选名录,入选名录的200个项目就是践行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标杆和典范,而非遗人群也从参与旅游的融合实践中,有了更多获得感。非遗与旅游的融合,是非遗保护方式的延展,是新时期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完)

推荐阅读

打开环球时报客户端,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