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燃料短缺 加沙所有医院将“在48小时内”停止或减少服务
1732287695996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日抵达北京,展开了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18日下午会见布林肯,双方就中美总体关系及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双方达成了数项共识,包括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保持高层交往,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等。
这是美国国务卿时隔近5年首次访华,也是拜登政府首位内阁官员访华,这次访问的“一波三折”,本身就凸显了中美关系眼下高度复杂和困难的处境。现在,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北京,紧盯着中美互动的每一个细节,希望从中找出两国关系能否“解冻”的蛛丝马迹。应当说,双方第一天会谈后传出的信息,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积极预期。
与外界的高度关注相比,无论是美国方面、中国国内还是国际舆论,此前普遍对布林肯访华取得成果的期望值不高。在布林肯出发之前,美方罕见地专门就此召开吹风会,由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坎贝尔两名高官共同主持,这样的级别被认为“绝无仅有”。这表明美方对这次访问的重视,但同时两人也在试图淡化外界对成果的预期。中国互联网上的民间舆论对此访的期待值也不高,这很容易理解。任何国家在遭受美方这样持续的打压后,期待低都是很正常的。
尽管各方对布林肯访华取得突破的“预期很低”,但对中美双方维持“底线”仍抱有期待。中美关系虽然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谷”,但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依然存在共识,否则布林肯访华很难成行。两国元首去年11月的巴厘岛会晤集中体现了这些共识,也是中美关系保持稳定的根本指导。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指导原则,两国仍然能够在关系低谷中进行建设性沟通。
布林肯在行前表示,“我们此行所做的是真正推进拜登总统和习主席去年年底在巴厘岛达成的共识”。需要说的是,是否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回到两国元首在巴厘岛达成的共识,将是判断布林肯访问成功还是失败的黄金标准。
美方展现出对布林肯访华的“积极姿态”,除了是甩锅中国的舆论战,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外部,包括其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希望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避免动摇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根基,这对美方形成压力,也迫使拜登政府悄悄调整调门,到哪都强调“不要求选边站队”“不脱钩”。而在美国国内,特朗普政府留下的贸易战“烂尾工程”对美国伤害越来越大,不仅美国企业联合游说,要求取消制裁,美国学术界、政界甚至国会议员也发出越来越多的理性声音,要求“重新思考”中美关系,这不是中国施了什么魔法,而是美国国家利益使然。
中美关系遭遇的困难,绝大部分都是华盛顿单方面错乱政策和行为的结果,如何改善双边关系,自然需要美方多作为。在很多具体议题上,美国可以创造出不小的合作空间。比如在美国人高度关心的芬太尼问题上,美方取消对中方的无端制裁,显然将为两国合作移除一个主要障碍。另外,在经贸领域,尽管华盛顿的对华打压很疯狂,但两国经贸关系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这表明两国存在巨大的互利合作空间,这是美方回避不了的现实。此外,在人文交流上,这次中美双方都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那么美方就应当在对华签证等问题上,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尽快取消过去那些神经质的过敏做法。
中国人对于布林肯访华的心态确实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拒绝接触和改善中美关系。恰恰相反,中国人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和改善更有战略定力和耐心,更看重美方的诚意和富有成效的举措。我们希望布林肯的访问能为中美接下来的更多沟通开一个好头,也希望他能将在中国得到的信息准确带回到美国社会,这些信息简而言之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它只有短短十二个字,却值得华盛顿仔细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