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听科学家讲述科研背后的故事

环球时报-环球网2024-05-30 20:53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陈子帅】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组织开展了“科技工作者之歌”主题活动,《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听科学家们讲述了科研背后的故事。

去珠峰、南极,为了小数点后八位

2020年,我国公布了测量出的珠峰最新高度——8848.86米,这一高度值能精确到0.01米,与重力加速度测量工作密不可分。去年5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粟多武及团队带着自主研发的NIM-3C型绝对重力仪前往珠穆朗玛峰,对东经86.85度、北纬28.14度,海拔5153.6米的点位进行新一次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在他们之前,没人在珠峰大本营测过绝对重力加速度。

“我还记得5月21日那天,上午8点多,零下四五度、阵风四五级,大家争分夺秒,顶着风雪和低温以及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坚持工作。当我们自主研发的NIM-3C型绝对重力仪气定神闲地‘吐’出一串长长的测量数字时,我们如释重负。”珠峰这次测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绝对重力测量成果。

为了追求重力加速度数值的精度,2019年至2020年,粟多武在南极度过了110多个日夜,其中70多天是陪着仪器在野外帐篷工作。暴风雪说来就来,风力达到11级,帐篷被吹开……而他们最终得到了首次在极地极端恶劣环境下的绝对重力测量结果,这些第一手宝贵数据成为建设全球重力参考网的重要来源,也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研发生产具有极高环境适应性的高端绝对重力仪的国家。

如今,人类对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八位。“我们重力测量精度的每一次提高,都会给相关领域的测量、科学仪器的进步以及技术创新提供极大推动力量。”粟多武说。

野外科考,远比想象中更辛苦

到世界各地开展野外科考,采集植物样本,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鲁丽敏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过,这件听起来让人羡慕的工作实则远比想象中更艰苦。

去年,鲁丽敏一行去马达加斯加考察时,连续五六天在山上,没电没信号,最后大家通过轮番手摇发电机才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照明。而在每天睡前,他们还要及时烘烤采集到的标本,除了标本以外,他们通常还要把湿鞋、臭袜子放上去一起烤,“所以梦里经常会闻到中草药的芳香,混杂着各种难以描述的味道。”鲁丽敏说。在这些研究植物的科学家眼中,越是原始的地方生态环境越好,也越有可能采到难得的新样本。“相比采到满意材料的惊喜,身体的劳累根本就不值一提。”

鲁丽敏还分享到,她的导师曾说,“团队负责人就像领头羊,要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而今,她也成为了学术导师,“我也想将这种学术思想和对工作的热爱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科技工作者不能独善其身,更承担一份社会责任

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办公室的显眼位置,陈列着一套别具一格的橘红色环卫工作服,从外观上看它与其他衣服没有太明显的区别,但实际上它是由28个废弃的可乐瓶再生而成的。而在刘建国课题组办公室的门口,还摆放着一组分类垃圾桶。

“我一直要求课题组同学们都要身体力行做好垃圾分类,让他们理解垃圾分类是一项最为复杂的简单事务,同时也是一项最为简单的专业训练。这个分类垃圾桶自2017年起就放在办公室了,陪伴了一茬又一茬的毕业生,按年头算的话,这个垃圾桶已经快从本科读到博士毕业了。”刘建国说,这些再生产品和分类垃圾桶放在校园,时刻提醒我们废物再生和资源循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些年,刘建国参与了许多面向不同群体的科普宣教活动,开办自媒体进行“网络问答”,此外还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推广垃圾分类理念。“一开始,不少人对我的这些社会性尝试也不是很理解,有人甚至认为我不过就是想做‘网红’而已。但我想说,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仅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独善其身是远远不够的。”

刘建国介绍说,随着那一期综艺节目播出,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刘建国女儿的同学们问她:“节目里那位专家,真的是你爸爸吗?”。“这件事让她多少有点自豪,同时也让她理解到,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的工作远不止于专业研究,更是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中国科技为全世界带来福祉

在30日下午举行的“科技工作者之歌”主题活动中,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首都科技工作者代表分享了各自的科研奋斗故事。此外,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也带来了合唱与朗诵节目。

近年来,北京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首都科技工作者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展现首都科技工作者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群体形象和时代风貌,北京科协今年推出了“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包括座谈沙龙、基层科普活动、文艺汇演等。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协党组书记贺军科在致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节日贺信中说,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科技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全世界带来福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深刻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支撑。

数据显示,在科技创新队伍中,青年科技人才是最有活力、最富有创新性的“生力军”。北京市科协介绍说,北京市在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突出,拥有92所高校,1000多所科研院所,55万余名科研人员,全国近一半的两院院士在北京,在京国家杰出青年入选人才也占到全国的39.3%。

推荐阅读

打开环球时报客户端,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