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强调信心与发展,应对压力和挑战,多国领导人寄语2025年

环球时报隋鑫 青木 丁雅栀 陈欣 王颖 柳玉鹏2025-01-02 07:04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随着世界告别2024年,各国领导人纷纷发表新年致辞,总结过去一年,同时展望新的一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回暖向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外媒尤其关注习近平主席贺词中关于经济发展和两岸统一的部分。路透社称,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表示,“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表明中国将实现2024年的官方增长目标。就在同一天,习近平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致新年贺电。习近平指出,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都将坚定不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事业。

外媒广泛关注习主席新年贺词

习近平主席的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引发外媒广泛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习近平在贺词中梳理了中国过去一年来,在经济、民生、体育、探月工程等方方面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在外交上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取得的成果。

“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表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

香港《南华早报》称,在讲话中,中国领导人呼吁大家对国家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路透社在报道中援引习近平主席的话说,“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报道提到,2025年,中国将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是14年来中国首次放松货币政策。中国还将刺激消费,增加债券发行,促进经济增长。

自2024年9月下旬以来,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货币、财政和房地产政策措施以稳定经济增长。《金融时报》称,这些措施被视为一个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正将重点转向刺激内需。为了反映这些变化,世界银行去年12月26日将其对中国当年GDP增长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中国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1,这一衡量工业产出的关键指标连续第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多家外媒还关注到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关于两岸统一的表述。路透社、《联合早报》报道称,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重申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无法割断我们的血脉亲情,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1月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贺词中有多个关键信息点:向中国人民的问候彰显了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贺词中对2025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政治、生产力提升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传递出积极乐观的基调和声音;在维护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问题上,贺词中表达了坚定立场。

从普京的“致敬”到马克龙的“悔意”

2025年到来前夕,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发表新年致辞。2024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新年致辞。普京的致辞时长约3分35秒,是其任总统期间最短的讲话之一。

普京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他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只会继续向前迈进”。他专门向俄军官兵致敬,表示“你们是真正的英雄”,“俄罗斯为你们的勇敢与大无畏精神感到骄傲”。普京表示,2025年将庆祝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俄媒称,为了缅怀在任何时候都为祖国而战的先辈们,普京在致辞中宣布2025年为俄罗斯的“祖国保卫者年”。

2024年12月3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布了时长约20分钟的新年致辞视频。泽连斯基在致辞中表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有能力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他相信,乌克兰与美国一起“有能力迫使俄罗斯实现公正的和平”。泽连斯基称,和平不是礼物,乌克兰将尽一切努力阻止俄罗斯并结束“战争”。

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4年最后一天向全国发表讲话时提到1990年的德国统一,并表示这一经验“证明德国的未来将由你们——公民决定”,而不会由社交媒体的所有者决定。“德国之声”称,这显然是在讽刺美国富豪马斯克,后者越发直言不讳地支持朔尔茨的极右翼对手德国选择党。美国“政治新闻网”称,上周末,马斯克在德国《星期日世界报》发表评论文章,“加倍”支持德国选择党,结果在德国引发“风暴”,德政府等多方人士指责马斯克试图影响该国2月大选结果。

“德国之声”报道称,在12月31日的讲话中,朔尔茨呼吁民众在今年2月举行的联邦议院选举中积极投票,并表示“我们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2024年,对于法国政坛而言是不寻常的一年。路透社报道称,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决定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结果适得其反选出“悬浮议会”,不仅极右翼议员大幅增加,他的总统权力也被削弱。马克龙在去年12月31日的新年讲话中承认,自己的这一决定给国家造成了更多的政治不稳定。路透社形容,这位法国总统“罕见地表露出悔意”。

法新社称,马克龙还在讲话中表示,法国选民将被要求在2025年“就国家面临的某些关键问题作出决定”,他似乎提议举行一次或多次公投,以打破目前的政治僵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演讲中,马克龙详细介绍了2024年取得的成就。其中有一个形式上的创新:穿插了一段两分钟的视频,展示了巴黎奥运会的成功和巴黎圣母院的重新开放。

2025,“特殊的一年”?

日本首相石破茂1月1日发表2025年新年感言。据日本《朝日新闻》1日报道,在新年感言中,石破茂提出了三项重要政策课题,分别是外交和安保、地方发展以及治安防灾措施。在外交和安保政策课题中,石破茂提及“将外交和防卫作为车的两个轮子,切实守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日本时事通讯社1日分析称,领导少数派政府的石破茂在2025年很可能继续面临严峻的执政挑战。能否在1月24日召开的国会期间尽早通过2025财年预算案,将是他最大的挑战。

2025年对日本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迎来战败投降80周年。《西日本新闻》1日在社论中写道,战后80周年已经到来。自1945年以来,日本根据和平宪法一直保持着非战争状态。“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在情感上接受‘不要战争’,还要继续了解战争、思考战争、追问战争。这才是我们防止战争再次发生的办法。”

“中东的情况是难以预测的。”英国天空新闻称,在过去12个月的军事胜利和叙利亚巴沙尔的意外垮台之后,2025年很可能成为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巩固的一年。但人质问题仍未解决,对以色列人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如果要在特朗普1月20日就职之前实现停火,时间已经不多。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以色列不会袭击伊朗核电站,但会受到严重的诱惑。中东2024年的严峻形势留下的遗产之一是,没有什么是可以忽视的。

“中国可以在调解全球冲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日本《日经亚洲》日前发文称,中国处理世界热点问题的方式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表示寻求互惠互利,而不是坚持对方进行重大的内部政治变革。中国将自己定位为那些致力于和平与繁荣国家的合作者,而不是竞争对手。文章称,如果中国的做法受到冲突各方的欢迎,其他国家为什么不提供支持,或者至少不进行妨碍呢?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隋鑫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陈欣 王颖 柳玉鹏】

推荐阅读

打开环球时报客户端,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