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齐琛冏】2025年4月23日至24日,由“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CNC-FE)主办的“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召开。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地球系统科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机遇,为推进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自2014年3月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利用国际资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挑战和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提供跨学科集成研究。举办本次大会对于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意义?大会有哪些亮点?在现场,环球网对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董文杰进行了专访。
【人物档案】
董文杰,“未来地球计划”中委会秘书长。研究领域包括气候变化和地球系统模式研究等。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带领团队构建了中山大学集成地球系统模式(SYCIM),首次定量分析国际贸易转移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和国际减排政策效率的影响。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奖、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等。
以下为专访全文:
大会秉承开放、绿色理念 共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环球网:作为这次大会的主办方和主要召集人,请您介绍本届大会举办对于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董文杰:“未来地球计划”是引领地球系统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最大国际计划。本次大会旨在将科学与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对复杂地球系统的深入理解,包括对大气、海洋、冰冻圈、生物圈以及人类自身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探索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地球未来发展的有效方案,为当代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
此次会议汇聚了众多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同时也有大批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参与其中。大会规模宏大,设有32个分会场。此外,大会发布了,该倡议面向全国、全世界,旨在探讨全人类如何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打造一个美好的地球。
环球网:请您介绍本次大会的亮点?
本次大会召开的时机,正值“未来地球计划”全面启动10周年之际,大会全面总结了这10年中国在未来地球计划中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科学家在全球科学进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本次大会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会,面向科学界、决策者、媒体公众、企业界等多个领域,同时特别设立了青年科学家专场和女科学家专场。大会能够实现如此广泛的开放性,得益于“未来地球计划”经过10年的积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影响力,因而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参与。
本次大会还秉持“绿色办会”理念,重点突出科技、绿色两大特点,利用线上会务平台提升论坛筹办效率,增强参会者的便利性和体验感,会议落地采用绿色物料、绿色服务、绿色体验为一体,进一步扩大绿色物料的应用范围,构建了低碳的办会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
环球网:本次大会落地江西景德镇,这体现了哪些战略考量?
董文杰:江西省是一个具有深厚红色基因、优良革命传统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省份。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不仅承载着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艺术,更是现代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典范城市,充分展现了科学走向实践的卓越成就。
环球网:江西具备哪些绿色生态发展的优势?
董文杰:江西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推进大气科学和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暴雨、干旱等,这些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江西省的强降水“631”风险预警应对工作机制是该省在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一大亮点。通过这一模式,江西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江西省在森林建设、生态修复以及环境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还通过科学方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例如,在森林生态修复方面,江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植树造林、森林资源保护等,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在污染治理方面,江西通过科学手段对水体、土壤等进行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中国科学家贡献突出
环球网:中国气候变化相关科学家和学者,如何参与未来地球计划,向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董文杰:中国科学家在“未来地球计划”中表现得极为积极且活跃。在全球27个研究网络和62次核心计划中,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尤为突出。
其中,“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研究网络已有6个落户中国。在这些计划中,中国科学家的身影随处可见。例如,“未来地球计划”亚洲季风区可持续发展集成研究(MAIRS)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由朱彤院士担任,此外还有国家减灾委专家委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巨灾研究中心主任史培军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吕永龙等杰出科学家。他们不仅在国内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的墙报环节有100多名青年科学家参与。青年科学家的广泛参与是中国对未来地球计划的一大贡献。实际上,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发起青年科学家计划的国家。青年科学家代表着地球科学的未来,也是人类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希望。他们的积极参与不仅为当前的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未来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