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重庆理工开展“心光·砺行”暑期学生资助政策宣讲

环球网2025-07-25 16:50

为全面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2025年暑期,重庆理工大学组织30支学生资助政策宣讲团,深入重庆市10余个区县的乡村、社区,开展“心光·砺行”资助政策宣讲实践活动。通过创新“政策+乡情”“政策+科技”“政策+文艺”等多元模式,累计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以青春力量为山城学子铺就“无忧求学路”。

乡音传政策:把“好政策”变成“家常话”

在丰都县包鸾镇集市,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学生资助宣讲团成员化身“政策翻译官”,在菜摊前、杂货铺旁、树荫下开设“流动课堂”。他们俯身帮老乡整理菜筐,在闲谈中将学前教育免保教费和生活费政策转化为“娃娃上幼儿园不用交钱”的贴心话;接过杂货铺店主递来的茶水时,用“高中读书免学费,大学还能申请助学贷款”的朴实语言讲解国家助学的好政策;在龙井社区,孩子们通过手绘“丰都资助,点亮未来”主题海报创作,用童言童语传递“义务教育免书本费,困难家庭有补贴”的政策要点。这种“接地气”的宣讲方式,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科技助宣讲:让政策传播“活”起来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宣讲团在巴南区花溪街道的宣讲现场,一台自主研发的步兵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孩子驻足。宣讲团成员们以机器人演示为切入点,顺势讲解“从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一’到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链条资助政策。“原来国家的资助政策就像编程代码,为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准备好了成长路上的每一份支持!”一位初中生在体验后感慨道。这种“科技+政策”的创新模式,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让政策宣讲更加入脑入心。

文艺润民心:政策宣传“有温度”

在南川区河沙村,重庆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宣讲团将资助政策融入文艺节目中,向200余名村民生动诠释政策内涵。活动尾声,宣讲团成员们将变卖废品筹集的560元善款捐赠给当地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践行资助育人理念。经济金融学院宣讲团则在荣昌区宝城寺社区与桂花社区创新采用“政策顺口溜+移动宣传点”模式,在棋摊旁、菜市场、小区步道、休闲广场等场所用顺口溜解读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我们不仅是政策的‘传声筒’,更是希望的‘播种机’,此次活动给了我们回馈社会和锻炼自我的宝贵机会”,宣讲团成员李同学表示。30支队伍、10余个区县、5000余人次......这组数字背后,是重理工学子用脚步丈量民情的担当,更是高校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庄严承诺的缩影。

此次暑期宣讲活动是重庆理工大学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资助育人功能的生动实践。学校通过印发宣传册、制作动画视频等方式,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将政策宣传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据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学校将持续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校家社协同的资助育人格局,着力健全“宣传—帮扶—成长—反哺”的育人生态,不断创新资助育人形式,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进教室、进社区、进家乡、进母校,让资助工作真正成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李霖、吴海晶)

推荐阅读

打开环球时报客户端,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