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2月7日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亚冬会开幕。这是继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之后,我国近年来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体育盛会。“冰雪同梦,亚洲同心”,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参会,创造了亚冬会参与国家地区数量和人数的历史纪录,“尔滨”迎来了亚冬会的火热大派对时刻。
在本届亚冬会中,中日韩三国全项参赛,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首次参赛,东南亚的泰国、西亚的黎巴嫩等国家都派出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冰壶项目和高山滑雪等项目运动员报名踊跃,与此同时,赛事新增31%的小项,热度和丰富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哈尔滨亚冬会不仅将以冰雪为笔墨,绘就中国冰雪运动飞速发展的动人画卷,也将以赛事为纽带,编织起亚洲各国在体育、文化、外交等多领域紧密相连的友谊合作之网。
当亚冬会第二次来到哈尔滨、第三次来到中国,它见证了中国冰雪运动以及哈尔滨作为典型代表的新发展与成就。1996年,哈尔滨曾是第三届亚冬会的东道主;时隔29年再度主办亚冬会,哈尔滨完成了从“冰城”到“国际冰雪赛事之都”的跃迁,在办赛规模、场地建设、社会支持等各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这个在互联网上被亲切地称为“尔滨”的网红城市,已经成为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的新地标,吸引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游客。
如今中国冰雪运动文化已蔚然成风,很多人一到假期就往东北、新疆的雪场跑,还有不少小朋友的兴趣班加上了滑冰课。预计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这场“冰雪热”不仅提升了全民生活品质,更向亚洲和世界分享了发展新机遇。在亚洲,冰雪运动作为“后起之秀”,近年来也展现出日益广泛的参与度和不容忽视的潜力,一些少雪甚至无雪国家也表现出热情和积极性。从中国到整个亚洲,冰雪运动的火热,某种程度折射的正是经济发展的热潮和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亚冬会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共同的发展诉求。
正如亚奥理事会主席拉贾·兰迪尔·辛格所说,“亚冬会不仅为运动员搭建舞台,也是亚洲各方交流的平台”。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赛事的科技含量、绿色含量、友谊含量,都是在奖牌和成绩之外各界格外关注的内容。对于很多积极参赛的亚洲国家而言,亚冬会的意义不止于一项亚洲范围内的体育盛会。“中国办赛”不仅以高品质成为世界知名“品牌”,赛事本身也成为科技、文化、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习近平主席在2月7日亚冬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发表后,很快受到亚洲国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它们纷纷引用致辞中的内容,以“我们要坚守安宁和睦的共同梦想”“亚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要“推动彼此包容共存”等进行主题报道。多国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访华,他们带来了对亚冬会的宝贵支持,也带来了对中国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高度认可,并借助“尔滨”亚冬大派对的平台,为地区的稳定和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亚冬会的火炬已点燃,它照亮的不仅有赛场上的荣耀,还有这片热情洋溢、开放包容的黑土地上,中国式现代化行进的足迹,以及为全球体育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相信,哈尔滨将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也预祝亚洲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创造佳绩。正值中国优化过境签证、进一步扩大单方面免签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China Travel”蜚声海外,“尔滨”亚冬会以冰雪为媒,搭建起一座文明互鉴的桥梁,它将见证中外人民深化交流、增进友谊的又一次“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