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向各级工会组织和全体工会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对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寄予殷切期望。新时代中国劳动者以拼搏奋斗、创新突破的精神,不仅筑牢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基石,也为世界贡献着中国智慧和力量。
当前全球正经历重大变革,而中国的劳动者们正用他们的双手,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史。仅从工业和农业两个方面来说:中国连续15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从2010年的20%上升到2024年的34%,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仍然具有高成长性。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2024年粮食产量更是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而所有这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这些年,无论是高铁网络的延伸,还是5G技术的领先;无论是新能源产业的崛起,还是人工智能的突破,这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无不源于中国劳动者的不懈追求和杰出才能。他们以非凡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在各自的岗位上熠熠生辉,不仅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也为全球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尤其在全球经济剧烈震荡的今天,“中国制造”始终拥有着强大生命力,其背后正是亿万中国劳动者的默默耕耘,保障了中国产品的稳定输出,让“Made in China”成为信誉和质量的代名词,为全球经济发展树立了合作共赢的样板。
从全球视野中来看,新时代中国劳动者身上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责任,也在为世界提供着向前向上的正能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国劳动者既帮助建设了桥梁铁路或港口这类宏伟的标志性工程,也有农业、饮水和技能培训等的“小而美”民生项目。从马达加斯加纸币上印刷的中国杂交水稻,到埃及沙漠的500多口水井,再到肯尼亚偏远乡村的孩子用上中国制造的光伏板,中国劳动者早已与世界产生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劳动者开始向世界提供价值层面的公共品,这包括奋进向上、团结勤劳的劳动精神,更包括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等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价值观。
今天,个别国家挥舞关税大棒,推动“脱钩断链”,但历史终将证明:任何逆经济规律而行的政策,都敌不过劳动者用汗水浇筑的韧性。当美国港口堆积的集装箱因“港口费”征收运输成本飙升而无人问津时,中国工人正以辛勤的劳动,努力维持全球产业链的运转;当西方企业因供应链断裂陷入停摆危机时,中国劳动者用智慧与效率,让“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经济航船负重前行的稳定锚。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今天,中国劳动者以双手托举的奇迹,为动荡不安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入确定性。
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的中国劳动者,创造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种文明价值:尊重每一双手的价值,珍视每一份付出的意义,坚信劳动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当个别国家仍在用关税的眼光打量劳动价值时,中国劳动者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贡献人类福祉,并证明劳动的价值在于创造而非掠夺,在于共享而非独占。今天,我们以全球发展之名致敬中国劳动者,就是致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力量——它让世界看到,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没有什么能够撼动劳动创造未来的真理。这正是中国劳动者献给世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