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媒体关注“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实战战果”。专家解读,歼-10系列战斗机具有机动性能好、隐身能力强、雷达探测距离远、搭载导弹先进等优势,使其能够先敌发现、先敌跟踪、先敌射击。歼-10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当之无愧的“争气机”,人们从中再次看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歼-10的诞生与成长,本身就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奋斗史。在上世纪80年代立项前后,有工业基础薄弱、经费不足的困难,也有“不如拿着研发经费买外国机再改装”的质疑,还有打算同美国合作改造歼-8却遭反悔的被动。看着世界上以美国F-16、法国“幻影”2000、苏联苏-27为代表的主战装备已发展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而我们的飞行员在远航时还得依靠地图和罗盘时,中国航空人下定决心,选择了“不要等,不要靠,也不要指望外国人会帮我们”的自主创新之路。
第三代战机歼-10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自主研发世界先进水平战机的巨大能力提升。在研制飞机时的新技术不超30%的国际惯例下,歼-10新技术率超过60%,还创造了试飞史上“零伤亡”的奇迹,足见歼-10自研的“含金量”。2006年,歼-10成建制装备部队,开始形成战斗力。这架被称作中国人“争气机”的战机,凝聚着“银河号”事件中的屈辱、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愤怒、王伟烈士壮烈撞机的呐喊,将民族的悲愤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用“甘坐冷板凳”的赤子之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毅品质,实现了中国战斗机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的跨越,印证了中国人困难越大、志气越坚的硬核精神。
不仅是航空工业,秉持着自立自强的精神,中国在基础研究与前沿科技领域突破不断:“天眸芯”性能超越传统视觉算法;“神威·太湖之光”超算一度领跑全球;搭载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本源悟空”开启量子算力新纪元;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12颗卫星发射升空,开启全球“太空计算时代”;“奋斗者”号探万米深海、天和核心舱筑梦太空、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C919大型客机翱翔天际,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刷新“中国速度”……中国国家整体科技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世界也见证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中国将科技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但也懂得开放合作对自身发展和世界繁荣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选择中国,就是选择未来”。不管是航空航天,还是5G、新能源等领域,中国与世界尤其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项目正蓬勃发展。在航空领域,珠海航展已成为吸引国内外客商交流航空航天先进技术的一大窗口,C919出海东南亚为满足当地发展需求增添正能量,一大批中国低空经济企业布局海湾国家推动可持续发展,展现了中国科技惠及世界的担当。
回望来时路,中国航空工业从一穷二白到跻身世界前列,靠的是矢志不渝的自主创新决心和持之以恒的奋斗。展望未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科技发展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也将始终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