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首部非遗题材舞剧首演 《拼龙缘》大写“合”“美”

温度新闻陈希茜2025-05-24 17:16

温州首部非遗题材大型原创舞剧《拼龙缘》近日正式首演,在温州大学育英大礼堂,以一位女性“龙把头”的人生为主线,通过“拼字龙”沉浸式叙事,串联起四百年非遗记忆与当代精神共鸣。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在光影流转中见证了非遗文化的当代重生,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情感共鸣。

从“不传女”

到“首个女龙把头”

在第一幕“龙脉”中,师傅手持龙头郑重授艺,将象征传承的龙头交到大师兄手中。小龙女突然冲出,伸手欲抢龙头,师傅的阻拦、师兄的错愕与少女的倔强,通过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枷锁直观展现。饰演小龙女的大二学生袁宝怡坦言:“她出生在舞龙世家,父亲技艺高超,大师兄身段矫健,让她从小就埋下成为‘女龙把头’的信念。老师要求我演出她的灵动娇俏,甚至带点任性,但在我看来,任性的背后是小龙女无惧困难的勇敢。”

全剧高潮聚焦于“龙跃”场景,堪称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冲击:当龙女在舞龙展示中被识破女性身份,一群身着黑衣、戴面具的舞者如潮水般逼近,他们机械重复的动作与刺耳低语,化作世俗偏见的具象化表达,令龙女倍感压力蜷缩在角落里。随后父亲的出现,象征着守护与觉醒,龙女在父亲温暖而坚定的目光中逐渐挺直脊梁,从委屈到坚定的神情,从收缩到舒展肢体动作,完成了从“被规训”到“破茧而出”的精神蜕变。饰演中年龙女的大二学生邓钦文感慨:“龙女担任起‘女龙把头’的重任,执起龙头的瞬间,既是传承,也是打破,它不仅仅代表着龙女的精神,更象征着温州女性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精神特质。”

时光在光影切割中悄然流转,“坚守”与“回归”的主题在终章升华:白发苍苍的龙女与历经沧桑归来的大师兄,颤抖的双手紧紧相握,两条龙身默契地拼出“合”“美”二字。这一刻,掌声如雷,这不仅是对家国团圆的期许,更是传统与现代文明共生的隐喻。

从课堂到舞台

“沉浸式传承”

这部舞剧的诞生源于2023年龙湾区文联的一次邀约。中国舞蹈“荷花奖”“文华奖”获得者,温州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李良作为总导演与舞蹈创研团队在完成温州大学90年校庆,大型情景音舞诗史诗《温大记忆》创作后,接到为“拼字龙”创作艺术作品的任务。“最初是准备做一个40分钟的小舞剧,但我们走进龙湾宁村采风时发现,这项传承四百年的技艺背后,藏着太多动人故事。”李良回忆,当得知现实中已有女性打破“传男不传女”传统、执掌龙头时,团队敏锐捕捉到这一冲突点,决定以“第一个女龙把头”为主线,展开跨越五十年的叙事。

创作过程堪称“千锤百炼”:在2024年3月专家研讨会后,二十余稿剧本打磨,团队将“侨乡叙事”与“性别突破”双线交织,最终形成四幕结构。“如何让民间龙舞从田间地头走上艺术舞台?”这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挑战。“民间龙舞注重仪式感,而舞剧需要精神的提炼、叙事的构建、人物的塑造、情感的升华、舞蹈的流动。”李良举例,传统“拼字龙”讲究“一龙一字”且需静止摆字,团队大胆创新为“双龙拼一字”,如结尾处两条龙身交织出“合”“美”,既保留“以龙拼字”的核心技艺,又通过动态队形变化增强视觉冲击力。

在编排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舞龙的传统技法,更要通过角色理解非遗的精神内核。演员团队中,除两名主演为教师,其余均为学生。“这是最好的‘沉浸式传承’。”李良说,“剧情中技艺的‘传与承’与现实中师生间的‘教与学’在情感上高度吻合,因此,通过创作也更加凝聚我们师生间的情感,使学生更加懂得‘教与学’之间的那份真情。”大三学生小李观看演出后表示:“当看到龙女在偏见中挣扎前行,我突然明白,非遗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技艺复制,更需要打破陈规的勇气和坚守初心的毅力。”

从沿袭传统

到与现代的共生

“我们充分运用光影来构筑我们叙事和表达的空间,在有限的舞台上构建无限的可能性。”李良指着舞台解释,一束光便可切割时空——前区是老年龙女颤抖着抚摸龙头,后区在暖光中浮现少女抢龙头的回忆,五十年光阴在光影变换中悄然流逝。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舞美设计,通过“光的手段”实现了时空自由转换,让观众在虚实交织中感受事件的推进和情感的升华。

编导陈怡汝、张望洋透露,在动作设计上,团队大胆将现代舞的呼吸韵律融入传统龙舞。“我们将传统龙舞中绞、滚、盘的程式化动作进行结构重组,融入现代舞的呼吸韵律与肢体张力,传达出龙脊这一核心动作语汇。比如‘望海’一幕,台前龙女独立凝视远方,后方群舞化作翻涌的潮水,既是外部环境的具象,也是她内心思念的外化。总导演要求我们反复打磨每个站位、每个动作转换,必须让观众从肢体语言中读懂角色的情感波澜。”

当舞台上最终拼出“合”“美”二字时,全场掌声雷动。这部历时一年半打磨的作品,不仅是温州首部非遗题材舞剧的里程碑,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舞台上的光与影、汗水与泪水,早已超越了艺术表演的范畴。李良感慨:“非遗传承不是复刻,而是让古老精神在当代人心中重新生长。”随着《拼龙缘》的首演成功,温州非遗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未来。

摄影:受访者供图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