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 | 江西吉州钓源古村:“宝藏古村”如何“起死回生”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杨颜菲 陈凌2025-07-10 19:58

从几乎濒临消失,到焕新成为“宝藏村落”,钓源古村是如何“起死回生”?人民日报记者走进江西吉安钓源古村,探究传统村落的破局之道。

元宝形檐口天井、马头墙、青砖黛瓦,“七星伴月”水系,修旧如旧的150栋明清赣派建筑……一步一景皆有历史,一砖一瓦皆是传承。

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一度建筑衰败, 成了村民的“杂物库”。小修小补、于事无补。理念更新,系统保护,民资引入,整体运营。村民既务工,又监工,还分红,老村有了新出路。

古建筑是资源库,好生态则是引力场。2.6万多棵古樟树环抱,水塘清澈、游鱼细石、四季花景的好生态养眼又吸金。好山水种出有机果、富硒粮,好风景引来“好钱景”。

文化从来不是静态的,而是活态的。它就在焚香、点茶、挂画等一个个非遗技艺里,就在古法榨油、做腐乳、酿酒等一次次体验中。文化“活”起来,人气才能“旺”起来。吃手工冰粉,调古韵熏香,住特色民宿,钓小龙虾,过吃瓜节……钓源吸引人的,是特色风貌,是人文古韵,也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走进一座古村,可窥发展门道。留古韵、护生态、传文化、享生活,这是钓源古村的“蝶变密码”,也是更多古村落破局新生的发展启示。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