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环球时报2025世界读书日暨第三届“阅读春天”活动举办

环球时报2025-04-23 00:20

春风翻页,文明交响。4月22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倡导全民阅读,环球时报第三届“阅读春天”活动在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举办。本次活动是“中拉文学沙龙”的首场活动,旨在增进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来自中国和哥伦比亚的多位知名作家和文化界人士,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中拉文学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之旅。

活动主办方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白龙、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Sergio Cabrer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代表夏泽翰(Shahbaz Khan)分别致辞。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哥伦比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作家圣地亚哥·甘博亚(Santiago Gamboa)等多位中拉文学界知名人士出席并参与现场互动。

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白龙在致辞中表示,中拉远隔太平洋,文学是跨越山海的方舟。从《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东方解读,到中国当代文学在拉美引发的阅读热潮,书籍承载的不仅是文字,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因。正是阅读,让安第斯山脉的古老传说与长江黄河的千年智慧,在书页间悄然相遇。《环球时报》始终是文明之间双向互动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在致辞中表示,哥中两国人民都怀有创业精神、团结意识和进取品格,这正是推动两国共同走向繁荣的力量源泉。尽管与中国远隔重洋,但通过文学、艺术、舞蹈、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双方不断跨越地理的阻隔。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博特罗的雕塑绘画艺术、夏奇拉的动感音乐等文化符号,都在中国收获了广泛共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代表夏泽翰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文学在海外的热度不断上升,同时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也日益广泛。“中拉文学沙龙”为中拉作家、学者和读者提供了分享与深入交流的平台。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人人都能接触到书籍变革力量的世界,享受跨文化文学交流和跨文化对话带来的益处,从而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活动现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哥伦比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作家圣地亚哥·甘博亚,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系教授赵振江,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市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李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石一枫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拉美文学,以及对文学本身的理解和感受。国家级非遗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李可明现场展示了中外文化交融下的中国瓷器之美。

活动主持人,环球时报英文版执行主编刘洋表示,随着拉美经典作品的汉译与中国文学的外译,双方交流互鉴越来越深入,架起了跨文化理解的桥梁。

为带动更多青少年投身阅读、热爱阅读,活动主办方从热爱拉美文学的年轻人中选取两名代表,来自北京鼎石学校的周知乐和来自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的李泽壹,请他们现场分享阅读感受,并向他们授予“中拉文学小使者”称号。

本次活动现场还面向在华外国留学生群体发起了征文活动,邀请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写下各自眼中的中国故事,为文明互鉴留下鲜活注脚。(完)

推荐阅读

打开环球时报客户端,一起看世界